学者 中印曾是兄弟 为何印度今天看中国只有害怕 印度
发布日期:2021-03-03 13:33 来源:未知 阅读: 次
谭中:从文化角度来看,中国和印度领有很深文化渊源,确实很类似。位于“喜马拉雅圈”中的印度与中国代表着两大孪生姐妹文明,存在文化亲属关系。
谭中所著《扼要中国文明史 》文化是国家的中心和灵魂。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上更亲热。比拟反抗来说,中印友好有更深的基本。我写的这本《简洁中国文明史》最初是为了写给本国人看,书中要转达的最主要的信息就是爱中国。很多人畏惧中国,认为中国威逼他们的将来。咱们在宣传祖国走向壮大的同时,也要告知外界中国文化不侵犯性。中国应被爱,而不是被惧怕或憎恨。
专访谭中:中国应该被爱,而不是被惧怕或仇恨。
其实,在美国和西方,称颂中国提高得快的很多学者都是印度裔。印裔美国经济学家、现任印度政府首席经济参谋阿文德?萨勃拉曼尼亚就常对美国人说,不要小看中国,中国有一天会超过西方。
说起印度的华人学者,简直没人不晓得谭中。
北海九龙壁88岁高龄的谭中先生是印度籍著名华人学者,曾在印度执教近半个世纪,退休后在美国假寓18年。谭中在近著《简明中国文明史》中,梳理了中国5000年文明史,追溯中华民族“运气共同体”的渊源及历史上的胜利范式。近日,谭中在接受环环(ID:huanqiu-com)专访时表现,文化是国家的核心和灵魂,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上更亲近,中印友好的基础更深,他的新书就是要告诉外界,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,“中国应被爱,而不是被惧怕或憎恨”。
环环:有观点认为,印度一直尽力愿望赶超中国,也有人认为短期内不可能成功,您怎么看?
谭中:其实美国也很抵触,怕中国走的太快,但也依附中国。所以美国不会一直结合印度反对中国。美国想把印度变成自己人,想扶起印度,不让中国桂林一枝。不外,即使美国收买印度,也不会一直如愿。印度和日本的角色截然不同。日本是美国马前小卒,而印度是独破的,会依照本人的志愿行事。而且美国总认为,印度人自尊心太强,好为人师,走得太近,美国人会吃不消。
美国笼络印度不会始终如愿 中国应当被爱
谭中,“古代玄奘”谭云山宗子,祖籍湖南茶陵,1929年生于马来西亚。小时在中国成长,曾受大学教导,1971年获印度德里大学历史博士,2013年获泰戈尔开办的印度国际大学最高荣誉学位,是继周恩来、谭云山、巫白慧后得此声誉的第四位中国人。2010年在新德里接收温家宝授予的“中印友爱贡献奖”。2015年11月取得第6届世界中国学论坛“特别奉献奖”。
两国很多媒体人也都很年轻,在各类渲染抵触的报道中就可以看出来。在人们口中,打仗说的非常轻松。可实际上战斗一旦降临,所有人都会苦楚。因而,两国的年轻人必定要懂得两国的文化历史,增进两个文明的融会。
文明支属,“中国人逝世后都盼望到印度去投胎”
在西方,夸奖中国先进快的很多学者都是印度裔
原题目:中印曾是文明的兄弟,为何印度今天看中国只有害怕?
环环:前未几,美国“石英”网站上有学者认为,从人均GDP等数据上看,中国更像印度,但实际到了两国之后又察觉差别很大。您认为中国和印度是否相似?
实际上,两个国度在古代已经就是文化的独特体。中国深受印度影响。在中国古建造中,北海九龙壁上面的龙从海里飞出来,这海指的就是印度洋。“二龙戏珠”实在是“二龙护法”,里面的龙珠代表的就是宝贝,源自佛教,而印度教跟佛教是一家。再比方,中国的良多成语,像“光明磊落”、“异想天开”等都是印度宗教里的概念。
环环:您强调两国的文化渊源,那么你认为,这种渊源是否能弥合中印两国的政治不合?
文化渊源,是否弥合中印两国政治分歧
同样,中国文化业融入了印度。有钱人到山上朝圣时不能饮酒,只能喝茶。于是茶叶、瓷器匆匆盛行起来,印度人开端爱好喝茶。两国在来往中逐步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
谭中:当初很多中印年青人已经忘了这种文化渊源。在对待彼此国家的时候,许多人都受到了西方影响,他们把竞争抗衡当作有趣、新颖、找刺激的话题。中国不再把印度看作一个文明的兄弟,今晚六合开奖结果。而印度也只看到中国强盛,惧怕中国,以为受到要挟。
谭中:中印关系以前是“你中有我”,现在是“近邻效应”。友人是能够换的,但街坊是搬不走的。“近邻效应”导致邻居之间彼此竞争,但不会敌对。
义务编纂:张岩
环环:前段时光中印由于边界问题受到各方关注。在社交媒体上,有个热议的话题:假如中印合为一个国家会怎么?网友们还开展脑洞,假想了一个“中印国”,您怎么看?
印度必需和中国和平相处,不论怎样都不能和邻居敌对。目前印度的状况就是看着中国的成绩,想要比一比。他们否认中国走得快,比印度进步得多,想要和中国并行。
环环与谭中好比,中国古代有很多大神的原型都来自于印度,比如,西王母(王母娘娘)的原型就是印度教 “湿婆”(Shiva)大神的妻子“邬玛”(Uma)。李白在《清平调》中写道“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”,他把杨贵妃比作漂亮的西王母,里面提到的玉山和瑶池就是西藏阿里地域的“圣湖”玛旁雍错与“神山”冈仁波齐。印度每年有很多人都会进藏来到“神山圣湖”朝圣,拜的是“湿婆”和他的妻子“邬玛”。足以反应出中印两国文化有很深的亲属关联。
“中印大同”,两国在古代已经是文明共同体题
环环:这次美国总统亚洲之行提到了一个联合印度的策略,此举被外界解读为要制衡中国,您认为可行性到底有多大?
从佛教来看,更是如斯。1951年1月26日,毛主席到印度驻华大使官邸加入接待会印度大使听后惊奇不已。毛主席提到的是佛教中的一个说法,我们常讲“人死后荣归西天”,“西天”就是指印度。
谭中:有一位印度朋友发明了一词汇??“chindia”,我认为不应该叫“中印国”,应该叫“中印大同”。中国和印度在一起,不是简略的国家,而应该是文明的共同体,甚至命运的共同体。这有什么不好呢?
- 上一篇:外交部神预警 2日刚发忠告今天此国就出大事了 马尔代
- 下一篇:没有了
最新图文资讯
推荐文章
- 媒体 携程亲子园曾是上海总工会力推的
- 统编教材审查专家 编中小学教材比大学
- 中纪委对2018年首虎的通报 为何罕见用
- 郑州实施厕所革命:主要街道要求300米
- 北京宣布大雾预警 局部地域能见度小于5
- 外交部神预警 2日刚发忠告今天此国就出
- 市长给你当导游 延安通化大庆三座城市P
- 高伟少将任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
- 林郑月娥新年贺词:冀全港团结一致牛气
- 中国去年汽车销量达2887.9万辆 连续九
- 学者 中印曾是兄弟 为何印度今天看中国
- 始终让胸部处于被挤压跟承托的状况之中
- 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新任主委集中亮相 孙
- 带班老师率领幼儿按指定逃活路线敏捷进
- 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 如何为孩子筑起安
- 沈春耀:宪法修改案经表决取得高票通过